2005年12月23日凌晨三点,河南省安陵县市中心十字路口,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打破了深夜的寂静。
图片
老苏是个大客车司机,每天凌晨两点半准时起床,然后开车去省城。
这天早上,老苏刚从车站开车到路口,忽然有些要腹泻的感觉,想着离家不到一百米,于是打算回家解决。谁料,他刚走到自家单元楼下,还没踏上楼梯台阶,身后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。
老苏吓得猛一转身,回头却看见自家那辆银灰色大客车正被火光吞没。
他短暂惊愕之后,赶忙下意识地冲向路边的公共水龙头,抄起一旁的塑料水桶去接水灭火。无奈车上火势太大,老苏往返三次泼水,都无法将火扑灭,反而火苗越燃越旺,并顺着车身,快速向车尾蔓延。
“快打电话!”几个环卫工人跑来帮忙,一边去接水灭火,一边好心提醒他。
老苏这才想起口袋里的手机,慌忙拿出来拨打,手抖得不行,总算先后拨通了119和110,带着哭腔喊:“喂,我停在十字路口的客车着火了!你们快点过来救火!”
图片
十分钟后,消防车终于呼啸而至,消防队员们拿着高压水枪一顿喷射,总算是将大火给扑灭了。
不过,此时大客车内的景象,却已经是惨不忍睹:整个车厢骨架严重扭曲变形,车顶棚都被烧得只剩金属框架,13名乘客和1名售票员倒在了过道,或是座位上……
医护急救人员一通忙活,迅速将3名尚有生命体征的伤者,抬上救护车去医院,其余11人经确认已当场死亡。
凌晨四点,县公安局刑警队接到消息,开车抵达现场,首先控制了司机老苏。
在临时设立的问询点,一名年轻警员严肃地问:“爆炸时你不在车上,去了哪里?”
老苏急切地解释:“我家就住在旁边的昌盛小区,早上我开车停在路口,想着回家去上一趟厕所,刚走到楼下车子就爆炸了。我对天发誓,发车前检查过车况,一切都挺正常的,真不知道怎么会着火……”
刑警队进行现场勘察,发现死者多数集中在车厢后半部分,前排座椅烧毁程度更严重,那些残留的黑色痕迹显示,火源可能是在驾驶座后方的行李架区域爆发的。
图片
警方考虑到案件性质重大,当天上午就向省公安厅作了案情汇报。下午,他们就接到通知:公安部会派首席刑侦专家吴国庆,连夜赶来勘查现场。
此时,吴国庆已经69岁了,从事刑侦工作近40余年,因为刑侦经验丰富,所以退休后仍作为特聘刑侦专家,经常参与国内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。
第二天凌晨,吴国庆乘坐的专车抵达了当地公安局,他顾不上休息,直接就赶到了案发现场指挥部。
听完案情介绍后,他戴上手套,蹲在废墟前仔细观察,吩咐工作人员把现场残留物分类整理,必须用细筛子筛一遍。
三小时后,警员小陈举起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小铁片,走到吴国庆面前:“吴老,您看这个东西表面有齿轮状纹路,我怎么觉得像是一个钟表零件。”
吴国庆接过小铁片,打开手电筒,低头仔细辨认:“对,这是机械闹钟的齿轮支架。”
图片
随后,他抬头对周围警员们说:“如果结合现场的灼烧痕迹,我认为这不是一起普通火灾,而是定时爆炸装置引发的爆炸。凶手就是用闹钟改装成定时装置,连接雷管和炸药,然后设定在特定时间起爆。”
众人听了,不由面露疑惑的神情。吴国庆连忙进一步解释:“首先,机械闹钟的零件在高温下不容易完全烧毁,这个齿轮支架的材质和工艺,符合上世纪90年代国产闹钟特征。其次,这次客车爆炸中心点在前排,死者却集中在后排,说明爆炸起火后,乘客向车尾逃生,但定时装置意味着凶手早有预谋,而且不在死者之列,因为他需要足够时间撤离现场,所以用定时而非手动引爆。”
审问室里,警方还在继续对司机老苏“穷追猛问”,终于让他回忆起一个细节:“凌晨两点五十分左右,有个穿深色外套的年轻男子上了车,然后把一个黑色帆布包放在前排座椅下,说要去一趟厕所,马上回来。我们等了一会儿,刚好我也有些尿急就回了家,谁料车子突然就炸了。”
警方对这条线索非常重视,可是当时长途客车尚未实行实名制购票,根本查不出这个“神秘的年轻人”到底是谁。
图片
老苏对于这个年轻人也没什么印象,因为天太黑,年轻人上车的时候,并没有把车内灯打开,只依稀记得他说话带本地口音,身高约1.75米,其他特征想不起来了。
次日案情分析会上,吴国庆指出:“凶手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熟悉客车运行时间和路线,否则不会在三点起来搭最早这趟车。二是掌握基本电路和爆炸物知识,这是考虑到要安装定时装置的话,需要将闹钟电路与雷管连接,一般普通民众无法操作。”
按照吴老的指示,警方首先排查了同线路竞争对手靳某。
此人也是大客车司机,案发前与老苏有些矛盾纠纷,曾经因为客源问题多次发生争吵,而且早年学过电工,符合作案嫌疑人的基本特征。
经过走访调查,警方却发现客车爆炸发生时,靳某正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周口市运送货物,并有物流公司监控和同行证词,只好排除了他作案的可能性。
当然,警方并未他排除雇凶作案的可能,仍然派人对其秘密监视。然后继续围绕“熟悉客车流程的本地人”展开了调查。
图片
12月26日,一名本地中年女子走进刑警队办公室,声称要认尸。
接待警员小陈翻看认领记录:“11名死者家属已被全部确认,你是哪位死者的亲属?”
中年女子搓着手,神情犹豫:“我侄子梁明磊,23岁,22号晚上说去郑州进货,之后联系不上。他的手机关机了,租住的出租屋也没人。我想着,会不会是坐了这趟车……”
小陈赶忙核对乘客名单,发现死者中并无梁明磊,就连医院的3名幸存者也不叫这个名字,这就奇怪了。
于是,他拿出记录本,然后让中年女子介绍具体情况,结果竟然获得了重要线索。
据中年女子所说,梁明磊平时靠打零工为生,性格比较冲动,22日晚上他离家外出时,声称“要去朋友家住”,出门时戴了一条白色毛线围巾,身上穿着蓝色牛仔外套,但是没说明去哪个朋友家里。
小陈当即将这条线索上报,吴国庆想起老苏描述的年轻人身穿“深色外套”,结合身高体重特征总体分析,认为梁明磊可能就是那个“神秘的年轻人”,很有可能就住在离案发地不远的地方。
就这样,警方开始围绕案发地周边500米范围内进行排查,先后走访了附近旅店、网吧等公共场所。
图片
12月27日中午,“鑫源招待所”老板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:“22号晚上10点,有个戴白围巾的小伙子入住,要了临街的203房,说是明天赶早车,早上三点前记得叫醒他,可是一直都没有回来。”
办案警察查看旅店登记的身份证信息,确认该住客正是梁明磊。
大家随即冲上203房勘察,发现房间窗户正对着客车停靠位置,房间桶内还有半张烟盒纸,上面用铅笔写着“老苏车,三点”的字样……
垃圾
次日,警方调取了梁明磊的手机通话记录,发现在22日19点至22点之间,他频繁与一个叫何世亚的人打电话沟通,通话多达17次,于是迅速调查了何世亚的身份背景。
巧合的是,警方发现何世亚的妻子李芳正是爆炸案死者之一。两人还因为离婚纠纷问题闹上了法庭,目前正在打官司阶段。
据调查显示,李芳指控何世亚婚内出轨,强烈要求他必须净身出户,两人的离婚官司将于2006年1月开庭。
另外,何世亚早年曾在县面粉厂担任过电工,非常熟悉电路知识,警方调查发现他在案发前曾频繁出入五金店和化工市场。
根据此线索,警方为了不“打草惊蛇”,开始秘密调查何世亚的情妇王某,证实两人已同居半年,正处于“热恋”阶段。
图片
12月28日,警方以“了解死者李芳的遗物”为由,将何世亚传唤至警局讯问。询问期间,何世亚镇定自若,对答如流,并没有露出任何破绽,只能暂时放他回家去了。
当晚,警方技术组终于破译了何世亚的手机数据,得知了22日下午,他与梁明磊的多条短信往来。
“东西准备好了,老地方见。”
“钱到位吗?”
“先付五千,事成再给五千。”
……
警方对何世亚的生活起居,实施24小时秘密监控,结果发现他每日清晨都会前往城郊小树林,行迹有些奇怪。
这天,便衣警员尾随至小树林深处,看见他在一口废弃机井旁停留,不时伸着脑袋朝井口张望,举止比较异常。
等他走了以后,警员走过去看井口,下面一片黑漆漆的,扔了一块石头下去,并未察觉到什么特殊情况。
图片
12月31日,警方再次传唤何世亚到警局询问,吴国庆亲自出马问话。
“我们在“鑫源招待所”找到梁明磊的住宿记录,他的通话记录显示你俩频繁联系。12月22日晚,你俩究竟在哪里见面?”
何世亚听了脸色大变,掏出纸巾擦了擦额角的汗,这才吞吞吐吐地回答:“我、我只是让他帮忙送货……”
“嘿嘿,难道送货需要定时炸弹吗?”吴国庆立刻打断他,“我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闹钟零件,恰好和你家抽屉里的同款闹钟型号一致,你怎么解释?对了,你以前当过电工,应该知道怎么改装定时装置,对吗?”
何世亚沉默了,过了十几分钟后,终于扛不住了:“是我干的!我不想净身出户,只能让李芳从此消失……”
据何世亚交代,因为担心离婚后,他将失去房产,于是萌生了杀妻的念头。
他的妻子李芳是开服装店的,经常会坐老苏的早班客车去省城进货。他考虑到针对妻子单独作案,容易让人产生怀疑,最后决定制造一起客车爆炸事故,伪装成交通意外,借此逃过警方的侦查。
通过认识梁明磊的熟人介绍,他后来以1万元雇用了梁明磊去客车上放置炸弹。
图片
22日晚上,两人在招待所房间组装了爆炸装置:就是将闹钟定时齿轮拆下来,连接至自制的硝铵炸药包,然后设定在凌晨三点起爆。
案发当天凌晨,梁明磊按照计划上车放下背包,然后以“上厕所”为由离开,果然行动计划顺利完成。
“梁明磊现在在哪里?”吴国庆继续追问。
何世亚低头说:“他拿到钱后不知足,还威胁恐吓我,让我再拿一万块,不给的话就去警局告发。12月24日晚,我约他到小树林,趁他不注意,用铁棍把他打倒,然后推进井里。”
第二天,警方组织人员去打捞,果然在机井内,找到了一具裹着编织袋的男性尸体,袋内还有砖块配重,经过DNA比对后,确认死者正是梁明磊。
至于何世亚行凶所用的铁棍,警方也在附近河道上找到,案情就此真相大白。
图片
2007年3月,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客车爆炸案。
何世亚当庭供述罪行:为了守住财产,蓄意杀妻制造爆炸案,致11人死亡、3人重伤的重大事故。后来为了灭口,他又狠心杀害了同伙梁明磊。
法院认为,何世亚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,且情节恶劣,依法判处死刑。
案件告破后,当地在长途客运站加装了安检设备,全国实名制购票制度也开始逐步推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酱园弄悬案预售总票房破6000万
- 下一篇:没有了